-
贵州省是中国苗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,苗族在贵州的分布较为广泛,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种类:
1. "黔东南苗族":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、黄平、施秉、镇远、岑巩、三穗、天柱、锦屏、剑河、台江、雷山、榕江、从江、黎平等县。
2. "黔南苗族":主要分布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都匀、福泉、贵定、龙里、瓮安、惠水、平塘、罗甸、长顺、独山、三都等县。
3. "黔西苗族":主要分布在毕节市的黔西、大方、金沙、织金、纳雍、威宁、赫章等县。
4. "铜仁苗族":主要分布在铜仁市的江口、石阡、印江、思南、德江、沿河、松桃等县。
5. "黔北苗族":主要分布在遵义市的桐梓、正安、道真、务川、凤冈、湄潭、余庆、绥阳、正安等县。
苗族分布特点是以聚居为主,但也有与其他民族混居的情况。苗族村落通常依山傍水,建筑风格独特,富有民族特色。苗族文化丰富多彩,包括服饰、音乐、舞蹈、节日等,其中尤以苗族银饰、举报 -
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,传说他们的祖先是蚩尤。根据历史文献和苗族人口碑记载,他们的祖先曾经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,因受战乱饥荒的影响,逐渐向西南地区迁徙进入云贵高原。
明清以后,一部分苗人移居东南亚地区。直至今日,越南老挝泰国也有苗族分布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约有两万多的老挝苗族以难民身份进入美国。
贵州是中国苗族最大聚居区,苗族同胞有四百多万。分布在除遵义地区外的八个地州市。
在贵州,苗族支系众多,粗略估计都有七八十个。按语言分为东部苗族方言区,中部苗族方言区。西部川滇黔方言区。
由于交通的闭塞,,各个苗族支系与外界缺乏沟通的渠道,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封闭的文化。可以说隔着一座山,十里都不同音。无论是服饰、语言、风俗习惯相互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别。
拿黔东南地区来说,一个小小的台江县就有七个苗族支系。而榕江县则有十几个苗族支系。在我们六盘水地区,苗族分为四印苗、喇叭苗、长角苗、短角苗、大花苗、小花苗、黑苗、白苗、歪梳苗……等不一而足。有些支系和云南文山、马边、老挝泰国的苗族语言一样,基本上可以交流。
贵州东部的苗族喜好银饰,女孩出嫁都要佩戴几十斤重的引述,而西部苗族则没有佩戴银饰的传统,服饰以挑花刺绣为主。
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,苗族文化也受到很强的冲击,这几年民族文化日益流失,如摧祜拉朽之势,同时汉化现象也比较严重。这很是让人伤心难过。希望他们在摆脱贫困的同时也能传承好本民族的文化,造福于后代子孙。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