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的“十四五”丨黔东南州探索推动“村字号”赛事活动农文体旅商融合发展

黔东南 更新于:2025-10-28 14:27
  • 散人1985

    来源:【贵州广播电视台-动静新闻】

    近年来,黔东南州“村超”“村BA”“村T”等现象级文化IP持续火爆出圈。10月27日,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贵州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黔东南专场上获悉,这些“村字号”赛事活动之所以持续火爆出圈,根本原因在于其扎根乡土、连接民生,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赛事活动为纽带,打通了农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壁垒,形成了可持续、高活力的乡村振兴新模式。

    新闻发布会现场

    以“活动为媒”促文。黔东南州依托56项78处国家级非遗这个位居全国同级地州市前列的优势,在活动前热场、中场表演、赛后狂欢环节,推动各族群众的音乐舞蹈、服饰习俗、农耕农具等轮番上阵,形成了“体育+民族文化”特色品牌。开发文创产品,融入“村超”“村BA”“村T”元素,推出了“村超牛”、“村宝宝”、文化衫等系列文创产品。“村味”赛事活动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平台,为乡土文化注入了新活力。

    以“业态为核”促旅。围绕“村味”赛事活动,以“村超”“村BA”“村T”为核心打造一批旅游线路,丰富“跟着赛事去旅行”旅游产品,推动旅游热度持续提升。“村超”“村BA”体育旅游线路入选国家体育总局、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。2024年,全州接待游客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0.47%、11.51%,作为“村超”“村BA”“村T”举办地的榕江、台江、凯里,接待游客数分别同比增长24.36%、30.96%、9.87%,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8.64%、31.01%、13.01%。

    以“流量为引”促消。借助“三村”带来的广泛关注和巨大流量进行宣传营销,有效拉动黔东南州特别是赛事活动举办地衣、食、住、行等行业消费,如去年“村BA”所在地台江县台盘村348个商户交易笔数73.53万笔,累计交易金额7120万元,同比增长62%。推广“让手机变成新农具、让数据变成新农资、让直播变成新农活”的“三新农”模式,积极开发网品、开展直播带货,仅榕江县就培育了2200余个直播团队,孵化超2.2万个新媒体账号,去年全县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达30.4%。创新消费场景,非遗集市、周末经济、夜间经济等应运而生,如“村T+绣里淘”模式已带动700余家企业商户增收,苗绣背包、银饰等6100多种非遗产品通过电商销向全球。

    以“融合为径”促产。黔东南州将赛事的热度转化成产业发展的“加速度”,线上搭建“村超甄选”等平台,线下在活动现场设立农特产品展销区,助力“黔货出山”。用好“村字号”金字招牌,吸引一批企业前来投资兴业,如自“村超”出圈以来,通过“村超”品牌授权联名、公益合作等方式,与汇源、百度、索尼等5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。在“三村”的强力促进下,榕江县成为全州第三个经济总量突破100亿的县域经济体;台江县文化旅游风生水起,工业经济蓬勃发展;凯里市在黔东南的龙头作用更加凸显。

    下一步,黔东南州将围绕“品牌升级、产业深化、人才支撑”三个核心,通过业态融合延伸产业链条,让“村字号”赛事活动不仅有热闹的“烟火气”,更有持久的“生命力”,推动“村味”赛事活动从“现象级”走向“长效化”。

    本文来自【贵州广播电视台-动静新闻】,仅代表作者观点。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。

    ID:jrtt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