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麒书集
#分享城市新鲜事#
凯里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州府,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民族文化,还有许多有趣的民俗活动和独特的风土人情。以下是一些关于凯里市的趣事和特色:
1. 苗族文化的“活态博物馆”
• 凯里是苗族文化的核心区域,当地的西江千户苗寨(距离凯里约1小时车程)是全球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,上千户吊脚楼依山而建,夜晚灯火通明时宛如“千与千寻”的奇幻世界。
• 苗族传统节日如苗年节、芦笙节、姊妹节等热闹非凡,尤其是芦笙舞和苗族飞歌,极具感染力。
2. 酸汤鱼的故乡
• 凯里是酸汤鱼的发源地,这里的酸汤用番茄和米汤自然发酵而成,酸辣开胃,搭配鲜嫩的稻田鱼,是必尝的美食。当地人甚至开玩笑说:“三天不吃酸,走路打蹿蹿(腿软)。”
3. 斗牛比赛
• 黔东南的苗族、侗族有悠久的斗牛传统,凯里周边村寨常举办斗牛比赛。不同于西班牙斗牛,这里的斗牛是牛与牛之间的较量,场面激烈,被视为勇气和力量的象征,吸引大量游客围观。
4. 下司古镇的“小上海”
• 凯里附近的下司古镇曾是清水江畔的商贸重镇,清末民初时因水运繁荣,商贾云集,被称为“小上海”。如今古镇保留了大量古建筑,还有独特的下司犬(一种猎犬品种)和激流回旋的清水江漂流。
5. 长桌宴的豪迈
• 苗族、侗族的长桌宴是凯里一大特色。几十米的长桌摆满酸汤鱼、腊肉、糯米饭等美食,客人围坐,苗家姑娘唱着敬酒歌,用牛角杯敬酒,不喝倒不算热情!
6. 神秘的“蛊文化”传说
• 黔东南民间流传着关于“蛊”的神秘故事,尤其是苗族地区的“蛊术”传说。虽然现代已难觅踪迹,但老一辈人偶尔会提起,为凯里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。
7. 香炉山“爬坡节”
• 每年农历六月,凯里人会聚集在香炉山举行爬坡节,青年男女对歌、跳舞、野餐,被称为“东方情人节”。山上云雾缭绕,怪石嶙峋,还被当地人视为“神山”。
8. 侗族大歌的天籁之音
• 凯里附近的侗族村寨以侗族大歌闻名,这种无指挥、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被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。若赶上节日,能听到宛如天籁的歌声在山谷回荡。
9. 银饰刺绣的“行走艺术”
• 苗族女性节日盛装时,全身佩戴重达十几斤的手工银饰,头冠、项圈、衣裙上的刺绣更是精美绝伦,堪称“穿在身上的史诗”。
10. 电影《路边野餐》的取景地
• 凯里曾作为文艺电影《路边野餐》的取景地,影片中湿漉漉的天气、蜿蜒的山路和市井生活,展现了凯里充满诗意的另一面。
凯里最佳旅行时间是夏季(6-8月)和秋收季节(9-10月),既能避暑又能体验民族节日。如果想感受原生态文化,建议深入周边村寨,与当地人一起喝酒唱歌,绝对难忘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