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凯里铭德高级中学的校园里,青春的气息如同初夏的微风,轻拂过每一个角落。近日,该学校在运动场举行了第三届“与未来的我对话”主题活动。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活动,更是一场唤醒初心、重燃激情的青春之旅。

高中阶段是个人生涯规划的关键窗口期,面对升学、专业选择与未来职业发展的多重挑战,许多学生常陷入方向迷茫与目标模糊的困境。此次活动以“生涯探索、目标锚定、行动规划”为主线,通过沉浸式体验与深度对话,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生涯认知体系。
活动现场,阳光洒在整齐列队的学生身上,庄重而充满期待的氛围中,同学们执笔书写对未来的期许。这一环节融入生涯规划工具——通过“愿景清单”引导学生梳理兴趣、能力与价值观,将抽象的梦想转化为具象的生涯目标。每一份书写,都是对自我认知的深化,更是对未来3-5年学业与成长路径的初步勾勒。

学生代表F060潘冰以自身经历为蓝本,分享了如何通过生涯规划实现从迷茫到坚定的蜕变。她坦言,正是借助学校开设的生涯课程,通过职业兴趣测试、人物访谈等方式,逐步明确了自己的专业方向,并以此倒推高中阶段的学习计划。这份真诚的分享,让在场同学深刻认识到:科学的生涯规划不仅能化解学习倦怠,更能为奋斗注入持久动力。
教师代表侯卜文则以生涯导师的视角,为同学们解析成长路径。他结合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、MBTI性格测试等专业工具,指导学生如何在学科选择、志愿填报中匹配自身特质;同时强调,生涯规划并非一成不变的蓝图,而是需要根据环境变化动态调整的“成长指南”。他鼓励学生以“目标拆解法”将长远理想细化为学期目标、月度计划,用行动对抗迷茫。

作为“培养与未来对话的人才”育人目标的重要实践,凯里铭德高级中学构建了“课程+活动+导师”三位一体的生涯教育体系。学校不仅开设生涯规划必修课,还通过职业体验日、校友分享会等活动拓宽学生视野。此次主题活动,正是将理论转化为行动的关键一环——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确“我是谁”“我要成为谁”“我该如何做”。
高中三年是人生的“战略储备期”,每一次选择都在为未来铺路。愿凯里铭德高级中学的学子以此次活动为起点,运用生涯规划的思维工具,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发展的浪潮中,把青春梦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。从规划学业目标到立志成为行业栋梁,从提升个人能力到肩负社会责任,以青春之我,创建青春之家庭,青春之国家。期待同学们在规划与行动中,既脚踏实地绘制个人成长蓝图,也心怀家国书写时代答卷,让奋斗的足迹与中国梦的征程同频共振。
来源:凯里市铭德高级中学
二审:熊顺才 张作恒
三审:王志凯
举报
